1、她训练时刻意加强上肢

2、这次,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。她曾经说过,空间环境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去照顾你。对于神舟十三号任务而言,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认为同样是适用的。

3、“太空行走并非太空中摆pose。更大的意义在于,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出舱的航天员。”杨宇光说,太空行走又叫出舱活动,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。涉及科学实验、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,需要航天员出舱才能完成。而太空行走又伴随着极大的危险,所以需要更多特殊技术保障。

4、其中,航天服就成为航天员进入外太空的一个重要保护层。杨宇光说,航天服确实要考虑男女身材。中国舱外服尺寸能适应1米6至1米8区间的身高变化。王亚平相对身高低一些,针对瘦小的人,航天服做了些优化,“此前国际空间站里两位美国女性的太空行走计划,就曾因为航天服不合适,导致计划推迟了。”

航天员出舱活动

5、航天服上是否有特殊装置?杨宇光说,有个尿液收集装置,类似婴儿使用的尿不湿,但更高效,吸收量更大。出舱时,有了这个“尿不湿”,至少能吸收一公斤以上的液体,免去航天员6个多小时舱外活动的后顾之忧。

6、除了航天服外,对于舱外执行作业的难度,杨宇光说和神舟十二号出舱任务并无太多本质区别。身体在太空中,容易向相反的方向飘去。翟志刚和王亚平要花费很大的力气,才能在工作时保持原地不动。

7、王亚平太空行走的最大挑战在哪?“对航天员的体力要求非常高。”杨宇光解释,其实太空行走相当于“舱外表面爬行”,脚基本用不上,全靠手。这就要求上肢力量非常强,平时王亚平训练时,也是刻意地加强了上肢锻炼,增强耐力。

8、空间站绕地球一圈是一个半小时,如果航天员预计出舱6个小时的话,正好绕地球4圈。出舱前如何预知异常辐射?杨宇光说,空间站里会有“空间天气预报”。尽量避免在南大西洋的上空,这里的区域辐射比较厉害。

9、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,王亚平在地面潜水池里训练时,水池训练服只有一套。由于训练服脚掌太大,她在训练的时候,带了一双类似毛线织的特别厚的袜套,这个“袜套”就是她自己专用的。

10、这次航天员吃的东西依然是以能量棒为主,高热量的,每次维持至少8个小时的活动量。另一名航天专家告诉记者,“神十三”航天员出舱食物里依然包含鲜花包,寓意顺利圆满。

航天员出舱活动